京东的一位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农村网购消费者跟城市消费者,在一些家电消费方面,甚至比城市人群更注重品牌,城乡消费结构趋向一致。
“俺们准备在全县开展扫盲运动,扫网盲。”今年年初,湖北恩施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在微信朋友圈,发了一组宣传图,包括如何使用手机上网、如何查流量,还有如何使用微信和支付宝……这是一个湖北山区贫困县的触网“教程”。
3月21日下午2时58分37秒,距离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结束还有10天,阿里巴巴中国零售交易市场2016财年商品交易实时总额(GMV)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,这一数据超过了国际传统零售商巨头沃尔玛。
当电商高度开始与农村紧密结合,会给正逐渐转向消费主导的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变化?
搅动农村商机
临近毕业,老家在江西山区的某211院校大四生小赵没有找工作,正忙着在他的淘宝店上试销来自老家的鸡蛋。
大学四年一直在经营一家鞋类淘宝店的他,大四寒假回老家,看到漫山放养的半野生鸡,觉得这些健康鸡蛋只是缺少销路,便动了自己开办一个销售放养鸡蛋的淘宝店的想法。
当电商遇见乡村,一些年轻人马上看到商机。记者采访的年轻人中,像小赵这样的年轻人不算少数,有人回老家给农民上课培训电子商务,教农民网购。当然,也有人回老家最终水土不服,再次回到北上广。
电商企业更是下村“刷墙”,攻村略地,寂静的乡村,带来一些生机。农村的中心商店,有些像上世纪90年代进村的电话,很多老人来这里排队给广东打工的儿女通电话,现在电话已经普及到农村的大龄老人,网络消费普及农村的想象,现在刚刚看到端倪。
市场导向下,电商下乡,也给了众多的企业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农村市场的机会。不仅是农业电商平台发展迅速,包括设计装修、摄影、代运营、培训、金融等在内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业,在农村地区开拓业务。
譬如,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,文件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,首次明确了快递、电商下乡的内容。借助这一趋势,与电商业务不可分割的物流行业,在“淘宝村”亦发展良好,一些规模较大的淘宝村甚至自己都有数家物流企业。
对于偏远地区来说,电商消费最大的瓶颈便是物流。湖北某贫困县发改局副局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现在农村智能机已经普及,网络状况也改善了很多,农民网上消费最大的瓶颈是物流,其次农村老年人多,对网络接受程度慢。
刘强东曾表示,去年京东在贵州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55%,增速算是全国最高,但是在西部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成本极高。京东现在进入农村的物流成本,是北京、上海大概两倍甚至三倍。
“京东正在两个县城测试无人机技术,(如果)能拿到政府批准,京东就会去全国推广,如果无人机每天送货,那么就能把农村物流成本降到和北京、上海一样。”他说。
电商进村
湖北恩施某县城发改局副局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从2015年开始,网购货物已经可以进部分村子。农民通过在村里的商店或者其他站点,请人帮忙下订单,货物会集中寄到站点,农民再来取。农民对网上消费的接受程度已经较高。
而在山东、广东和江浙一带经济活跃度较高的农村,农民触网更密集一些。。
3月中旬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山东汶上县看到,县城核心路段,有天猫、京东电商LOGO的门店很醒目。在汶上县京东服务中心,有网购商品的产品实物展示区,还有几台电脑,店里有详细的购物流程和支付方式的介绍。
服务中心主管朱四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一年前,全县每天送货七八十单,现在每天送货四百多单。货物类型以3C家电为主,其次为母婴和服装。
值得注意的是,农村居民网购均单价每单大概在400元,超过城市人均网购单价。
同时,农村淘宝店也在很多地方开了起来。
在东部地区一些传统产业基础雄厚的乡镇,传统产业加速与互联网融合,相似的产业基础使得在山东西南部、江苏北部、长三角、浙江南部、珠三角、潮汕地区、福建东南部最为显著,许多地方都出现了“淘宝村”连片汇集的情况。
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制定的标准,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,以行政村为单位,同时符合三大标准,即: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,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,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%以上的,就是所谓“淘宝村”。